×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高校体育课开展大学生慢性病预防的路径分析①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病理变化缓慢或不能在短时期内治好的病症。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节奏加快,以慢性呼吸性疾病、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症等为代表的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首要公共卫生问题。《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提出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口腔疾病,以及内分泌、肾脏、骨骼、神经等疾病。慢性病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类疾病,我国居民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高达86.6%,造成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并且存在年轻化趋势,大学生中存在着肥胖、近视、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症等众多慢性病,且多数大学生认为慢性病是中老年人疾病,对于慢性病重视程度较低,自我防控意识薄弱。本文通过了解目前大学生中常见的慢性病及危害,探讨通过高校体育课的方式开展大学生慢性疾病预防,对于提高大学生健康意识,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各大体育机构官方网站查阅了大量关于慢性病内容的文件、论文、书籍等资料,并以这些文献为基础,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现代预防医学、学校卫生等学科中汲取了研究素材和研究思路,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和整理,本文得以有效地实施研究和撰写。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慢性疾病的现状及特点

具有健康体魄的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但由于就业、个人情感、缺乏运动、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在校大学生的个人健康情况不容乐观,常见于中老年人的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肩周炎、支气管炎在大学生中也越来越常见。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慢性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慢性病的发病原因中有60%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同时还与遗传、医疗条件、社会条件和气候等因素有关。目前大学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熬夜,晚睡晚起。熬夜学习、通宵打游戏、睡懒觉等这种作息无规律的生活方式对健康是一种慢性危害,会影响细胞正常代谢,使内分泌功能紊乱,会导致记忆力和智力减退、代谢紊乱、失眠等。(2)饮食不规律,不健康的饮食。不吃早饭,经常吃各种垃圾食品,过多食用甜食等这种不科学的饮食习惯会影响各种营养物质的正常摄取,导致身体出现健康问题,最常见的就是胃病、肥胖、高血压、牙周疾病。(3)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沉迷电脑或者手机游戏、使用电脑或者手机时间过长会引起近视、肩周炎、颈椎病。(4)吸烟、酗酒。吸烟与肺癌、慢阻肺发生密切相关,是脑卒中复发的重要因素。过量饮酒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肝癌。(5)缺乏运动。身体活动不足会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的风险加倍,并增加大肠癌、高血压、骨质疏松、脂质失调症、抑郁、焦虑的患病风险。(6)心理疾病。心理感情问题、学业压力是引起大学生失眠、抑郁等精神疾病的重要原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会使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间接引起内分泌疾病、胃溃疡、皮肤病等。

2.2 高校体育课开展慢性病预防的价值

据相关调查数据研究表明,大学生身体素质呈现明显降低趋势[1],并且对人体健康常识,常见慢性病了解非常少。大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惯,缺乏体育锻炼会引起众多慢性病,常见的轻度慢性病表现不明显,不易发现,容易忽视,如轻度高血压、肩周炎、失眠、慢性支气管炎等,往往在疾病恶化或突发时才被重视起来。一类同学在身体出现一些慢性病时是无所谓、不在乎、盲目乐观的态度,为病情的加重埋下隐患;另一类同学则反应过激、焦虑、心理负担过重,从而影响学业学习。在大学开展慢性病知识健康教育,学习常见慢性预防及治疗知识,是促进大学生个人发展及将来高质量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民族昌盛、全民健康水平提高的需要。

目前,我国除了医学院校会开设一些公共卫生课程外,绝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开设健康卫生基础课程。我国高校大学体育课是教育部规定必修的基础课程,《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要求高校必须为一、二年级本科学生开设不少于144学时(专科生不少于108学时)的体育必修课,每周安排体育课不少于2学时,每学时不少于45min。体育课会陪伴大学生在校一半的时间,体育运动有助于预防及治疗慢性疾病,促进身体健康,良好的身体是参加各项体育活动的前提,体育课除了传授运动技能外,还向学生传授卫生与健康知识,体育课与学生联系紧密,是向大学生传授慢性病知识预防的最佳途径,有助于大学生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判断与处理大学生中常见的慢性病。

上一篇:“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社区慢性病高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