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慢性病的心理适应概念模型与影响因素

第39卷第2期V01.39NO.2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M ofSouthwest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20I3年3月M8r..20l3慢性病的心理适应:概念、模型与影响因素邵景进1,李丹1,范李姣1,申继亮2(1.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巾心,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市;2.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市)摘要:慢性病所致丧失和痛苦给患者心理和社会方面都带来了重大转变,患者必须做出相应的适应以达到人与环境之问的动态平衡。该领域研究主要涉及到慢性病心理适应的概念及特征,还探讨了慢性病心理适应的压力应对模型、自我调节模型以及认知适应模型等相关模型,同时从疾病相关系统、环境系统以及个体系统等方面探讨r影响慢性病心理适应的危险性和保护性因素等。慢性病一t2,理适应研究远未达到成熟的地步.疾病特异理论、环境因素、影响机制以及临床干预等可能是该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关键词:慢性病;心理适应;个体差异;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B8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3)02—0083—07慢性病对个体身体和生活质量都有巨大不良影响,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为代表的慢性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首要病症。慢性病导致患者的身体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无法彻底治愈,需要进行长期的治疗、护理及特殊康复训练,丧失和痛苦就成了慢性病患者所知觉到的最重要的体验[1。许多慢性病患者不得不面对躯体机能受限、能力感与自尊感降低、个人传记瓦解(biographical disruption)、人际关系与生活方式变革等一系列困扰,这些健康相关丧失和痛苦对个体生理、心理、社会等几乎所有方面都造成了持久且严重的威胁。然而,患者在病痛面前并非消极被动的,相反,他们试图动用各种资源和手段去适应病痛以提高生活质量,遭遇严重慢性疾病时,个体慢性病心理适应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大多数患者心理适应良好并维系较高的生活质量,而有些人却体验到严重的心理压力[2。于是,许多研究者试图对慢性病心理适应及其个体差异做出科学的解释,为有效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促进其生活质量提升提供有益的指导。因此,本文将围绕慢性病心理适应的概念、相关模型及影响因素等展开论述。一、慢性病心理适应的概念与特征慢性病给个体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寻找新的应对方式以适应改变了的新情境}6。慢性病反复发作的特征要求患者需要不断地进行再适应,诸如慢性病的严重程度、预后、病情突然加重及症状表现与否都构成了疾病的适应性任务。从这种意义上,慢性病心理适应*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邵景进,心理学博士,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讲师。通讯作者:申继亮,教授,博士生导师。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促进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康复的心理因素研究”(08JJDXLX268),项目负责人:申继亮;西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SWUll331);2012年两南大学心理学部团队建设项目“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健康评估、保护因素与对策研究”(TR).项目负责人:邵景进。83

上一篇:家庭环境对慢性病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