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评审不再“慢”
全媒体记者 彭绪艳 通讯员 谭燚
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危害性较大、治疗时间长、费用较高。过去,特殊慢性病门诊保障待遇主要通过参保患者自主申报,医保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后才能享受待遇。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总体要求,州医疗保障局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优化门诊特殊慢性病评审服务:拓宽待遇申报途径,为边远地区患者提供送医上门筛查渠道;评审方式,变集中评审为线上不见面评审;压缩评审周期,变定期办为经常办,不断提升医保便民惠民获得感。
全程网办
慢病评审“不见面”
“没想到门诊慢性病申报这么方便,只需要用手机扫码就能申报,很快就能享受待遇。”今年4月,州城居民杨大爷在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诊断出Ⅱ型糖尿病合并多种并发症。4月7日,家人在微信小程序上帮其申请了门诊特殊慢性病,4月8日专家初审通过,4月9日复审通过,4月20日开始享受门诊特殊慢性疾病医疗待遇。
过去,门诊特殊慢性病资格申报流程比较复杂,需要经过参保患者或家属填写门诊特殊慢性病资格申请表、提交纸质病历资料、定点医院医保科送交医保经办机构、经办部门定期组织医疗专家组集中评审等多个环节,整个流程下来需要几个月才能办结,社会满意度不高。
对此,恩施市医保局积极探索“互联网+医保服务”方式,优化门诊特殊慢性病管理,开发了集门诊特殊慢性病“申报、评审、查询、认证、统计、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恩施市门诊特殊慢性病信息管理小程序”,参保患者通过小程序即可申报,无须跑腿即可完成申请并可随时查询事项办理进度,实现了“自主申报为主、辅助申报为辅、专家线上评审”的经办服务新格局,办结时限大幅缩减,服务效能明显提升。
自2020年9月小程序上线以来,恩施市通过网上申报8512人次,完成评审7820人次,其中通过6331人次、未通过1489人次。推行门诊特殊慢性病申报“掌上办”,实现了参保人员“零跑腿”、慢性病评审“零材料”、经办服务“零等待”。
下放权限
开通评审“直通车”
“我老公前年检查发现有心脏病,做了两次支架,去年又发病了,在县医院住了两个多月。医生问我们有没有申请特殊慢性病,帮我们开证明,而且医院有专门的柜台负责慢性病申报业务,很快就申报成功了。”鹤峰县容美镇细柳城村一组居民康朝辉感叹,她和老公都患有慢性病,一年药费需要两三万元,门诊慢性病评审通过后,就能享受门诊慢性病待遇,用药负担会减轻一些。
过去,门诊特殊慢性病由县(市)医保局负责组织评审,为方便患者申报享受门诊慢性病待遇,按照优化营商环境“能放尽放”要求,自2020年7月1日起,鹤峰县医保局将门诊特殊慢性病组织评审权限下放至县医共体。医共体成立慢病管理中心,参保患者门诊特殊慢性病申报、审核、评审等手续全部在县医共体“一站式”完成,评审时限由每季度一评审减至每个月一评审。每月评审工作结束后,评审结果在鹤峰县医疗保障服务中心公示栏予以公布。公示一周后无异议,工作人员将评审结果以手机短信形式,告知每一位申报享受门诊慢性病待遇的门诊特殊慢性病患者。
据了解,将门诊特殊慢性病组织评审权限下放至县医共体后,参保人员申请门诊特殊慢性病医疗待遇的办理流程更简化,缩短办理时间,实现了“一站式”办理,切实让老百姓享受了便利。截至目前,鹤峰县医共体共受理1507人门诊特殊慢性病申请,经组织专家评审,1277人通过申请。
压缩周期
便民服务大提速
门诊特殊慢性疾病,是指符合医疗保险统筹基本支付范围,病情较重、危害性较大、治疗时间长、费用较高,按照医学临床诊疗规范要求可在门诊实施治疗的部分疾病。目前,我州可享受门诊报销待遇的特殊慢性病达到30种,包括一般门诊特殊慢性病和门诊重症。
由于慢性病门诊保障待遇享受对象多为年龄偏大、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对政策和办理流程不太清楚,导致多数患者无法及时享受慢病保障政策。2019年以来,全州医保部门统一政策宣传口径,统一登记表格、资料收集、对象初筛、申报评审的要求和流程,以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重点,由驻村工作队对慢性病患者集中登记建档,组织乡、村医疗机构安排医生分病种逐户进行特殊慢性病疑似病例筛查,实行定期集中评审与分散流动评审相结合,确保符合条件、材料齐全的慢性病患者及时享受相应门诊保障政策。到2020年底,享受待遇的居民累计人,其中贫困人口达人。
上一篇:共建共享健康县城,景宁多措并举推进慢性病综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