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老龄化背景下互联网慢病管理业务的盈利困境

互联网慢病管理业务属于互联网在线问诊业务大类,指的是一类区别于传统慢病管理模式的,由互联网医疗企业搭建平台,连接线下药店、医生、保险机构、药品经销商及供应商等多方角色,通过智能设备、AI、大数据等新兴科技,介入慢病患者问诊、开方、用药和健康状况监测全场景的新型医疗健康管理业务。

和互联网医疗企业提供的其他病种服务不同,理论上,互联网慢病管理业务有3个主要特点:1.医生和患者的互动更加频繁,即开方和问诊的动作频次更高,所以相对于其他病种,互联网慢病管理业务更容易产生重复性收入;2.慢病患者对于对医生的品牌效应要求较低,对特定医生的依存度更强,更加追求医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慢病患者对院外健康管理的需求更加强烈。

当前,互联网慢病管理业务的提供方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专业提供慢病管理相关服务的互联网企业,如医联、智云健康、云开亚美等;另一类是综合类互联网医疗企业,如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后者代表企业业务布局广泛,往往仅将慢病管理服务作为一个单独的业务板块或者重要的发展战略。

根据慢性管理提供服务种类和服务面向对象的不同,互联网慢病管理业务的盈利种类可以大致分成:1.医药、医疗器械自营和第三方平台业务;2.线上慢病问诊管理服务(开方、问诊);3.售卖面向线下药店和医院的智能SaaS系统。

补贴转化率低,问诊收入占比偏小

一个互联网公司的崛起往往和长期稳定的用户流量密切相关,所以一般都要经历一个大量烧钱补贴的初创期。当前,无论是对于某个具体的互联网医疗公司还是对于整个在线问诊行业,在线问诊业务均处在前期发展阶段,所以也正利用大量的平台补贴,增强医患双方对平台的粘合度,进而培养用户习惯。

虽然在线医疗从“发单”到“接单”的服务模式和在线用车和在线餐饮行业类似,但是从问诊需求和补贴的关系角度来说,在线医疗同这两个行业又存在显著差别:1.由于普遍存在的风险厌恶心理和现有技术无法将复杂的医疗管理场景线上化的现实,用户对互联网医疗的信任培养周期更加漫长;2.因为问诊非日常需求,此类需求的频次相对更低,用户从上一次密集打开APP到下一次打开密集APP,间隔太长,这就降低了对平台的黏性,导致补贴转化率相对低;3.现在互联网依赖整体做的还是问诊业务,在疾病预防方面,互联网平台的动作非常有限,而问诊需求往往集中只在小部分患病群体,所以这就使得用户范围十分受限。

在财务层面,从17到19年,京东健康的商品收入(药品、医械和健康产品销售)约占收入的90%左右,服务收入(包括线上平台、广告及其他服务)约占收入的10%左右,在线问诊业务收入作为服务收入的一个小分支,京东健康在2020年发布的招股说明书中也承认:“于往绩记录期间,该等服务产生的收入仅占我们服务收入的极小部分。”

2020年,阿里健康互联网医疗业务约0.38亿,约占阿里健康主营业务收入的0.4%;2019年为0.12亿,约占0.2%,从营收占比可以看出,在线问诊业务只是阿里健康业务板块中极小的一个。

平安健康缺少电商基因,所以它的商业模式和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存在差异:医药自营在营收的占比明显比阿里和京东要低,在线问诊占比高。以2020年披露的数据为例,在线医疗业务收入(主要是家庭医生,不包括消费型医疗,因为后者主要依靠线上平台和线下机构联动来赚取收入)占到主营业务收入的17.55%(以20年的营收比例计算)。但是同时,需要注意自18年开始,平安健康的经营性现金流一直为负值,而另两家已经扭负为正。

具体到业务动作,三家互联网在线问诊公司又做得如何呢?截止到2020年底,京东健康、平安健康的日问诊人次分别达10万余次和60万余次(阿里健康未公布业绩)。但是根据各家的“疯狂补贴”动作来看,我们猜测这其中真正需要C端付费的单量占比应该不大,或者说主动来问诊的单量占比应该不大,那么剩下的大量问诊单应该就是所谓“烧钱”补贴单。据调查发现,不同平台的补贴政策差异略小,像三巨头经常做的义诊活动,一般只限定24小时的定向图文问诊,一单给予医生5元左右的补贴。

没有形成专门的慢病管理盈利模式

前面说到,在需求侧,慢病和其他病种的主要区别之一在于,患者强烈的院外长期健康管理需求在当前的线下医疗场景中没有得到满足。

上一篇:疫苗全面开放!60岁以上!慢性病人群也要“应接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