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瞭望台·慢病防控经验谈(上):由疾病治疗
脑卒中是我国居民首位死因,且患者越来越年轻。5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2021年中国脑卒中大会上,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执行院长刘远立教授,拿出了中国脑血管病大数据平台10年间的数据“干货”。
死亡率和致残率下降
“2011年~2020年,我国共筛查、干预卒中高危人群及患者1223万人。按照中国脑卒中发病预测模型估算,共减少新发卒中患者5.9万人。按每位新发卒中患者直接医疗开支8万元计算,减少直接医疗开支47.2亿元;同时,2018年~2020年,全国卒中中心通过静脉溶栓、介入取栓等一批脑卒中防治适宜技术开展,减少脑梗死导致的重度残疾,近3年减少经济负担57亿元。”刘远立说。
不仅如此,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呈现出下降趋势。
“虽然我国4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患病率持续增长,但从2016年起,卒中患病率增长速度趋缓。”刘远立指着幻灯片上的曲线告诉大家,“我们可以看到,2016年之后,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下降速度明显加快”。
脑卒中患者发病一年后的预后数据显示:患者致残率从2002年的35.4%持续降低到2018年的16.6%;患者致死率从2002年的15.9%持续降低到2018年的8.6%。
同时,根据患病率结合我国第七次普查数据推算,2020年我国40岁以上脑卒中患病人数为1788万,比2011年世界银行预测的2136万减少348万。
“这些数据反映出,各医疗机构脑卒中救治水平持续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和医疗可及性不断提升。”刘远立介绍,能取得这些数据和进展,得益于2011年原卫生部启动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
一张创新的防治大网
“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是有史以来,全球慢病防治领域最大规模的公共卫生行动。”刘远立介绍,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的推动下,10年来已搭建起一张覆盖全国的卒中防控网络:涵盖300多家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560多家三级医院卒中中心、900多家二级医院卒中中心、1000多家县级协作医院和3000多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构建出预防、治疗、管理、康复全过程的脑卒中防治体系。
这张大网有四点创新经验。
首先,构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人群筛查和干预工作体系。由国家和各省的项目管理办公室联合组织调研、确定方案、分配任务经费等工作。由项目医院联合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前期调研、人群现场筛查、人群综合干预随访管理等具体工作。
其次,探索出“全生命周期”的分层管理模式。在院前环节,对卒中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对急性发作患者进行联合急救;患者入院治疗时,医院提供高危筛查和多学科联合诊治;当患者出院后,继续随访、康复指导、健康宣教等。
第三,有效推进了“预防”与“治疗”的协同。
此外,实行分层管理也是创新经验之一:对于医疗机构推行院前、院中、院后三层管理,面对人群,根据疾病风险,分成高、中、低危三层进行管理。
“这张大网已经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180多个城市、3000多个社区,正在一步步探索出由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模式转变的途径。”刘远立说。
大数据赋能预防与治疗
借助信息化的力量,研究人员还建立起覆盖全国的数据库。有了这10年的数据,从管理和技术等多方面开展脑卒中防控相关研究,掌握了国人脑卒中流行病学特点,改写了临床诊疗指南,助力我国脑血管病临床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0年5月,由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刘建民教授团队牵头组织全国41家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共同参与的临床研究项目“中国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直接动脉治疗的疗效评估”结果发布,并被《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以原创著作形式在线发表。
2020年4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牵头组织全国197家卒中中心共同参与的研究项目“中国卒中中心建设效果评价”结果发布,并被国际期刊《重症监护医学》刊发。这项研究再次表明,中国卒中中心建设初见成效,住院卒中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和复发率明显降低。
据了解,10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组织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等数十家单位的数百名专家修订3版《脑卒中防治系列丛书》、24部《中国脑卒中防治系列指导规范》,连续7年编写《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出版《中国卒中中心报告》等,为政府制定脑卒中防治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上一篇:多地调整门诊慢性病政策,慢性心力衰竭进入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