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

居家养老既能满足绝大多数老年人需求,又能实现家庭养老与社会化为老服务共存的新模式,适合中国国情,在我国大部分城市得到大力发展和推广〔1〕。从2011年以来,唐山市在实现养老服务多元化发展的同时,正在大力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本研究旨在探究唐山市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2 结 果

因素n居家养老(n=229)χ2值P值性别男(34.1)女(29.1)年龄(岁)60~(27.7)4.5140.~(29.6)80~(36.3)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7.9)初中(32.6)高中或中专(33.8)大专及以上(32.2)配偶有(31.5)无(31.4)月收入(元)60~(39.6)~(35.7)2600~(28.7)3800~(17.2)原工作单位性质事业单位(34.4)国企(30.1)民营企业185(27.8)自由职业477(14.9)

因素n居家养老(n=228)χ2值P值居住方式与老伴居住(31.9)与子女同住8526(30.6)独居(30.4)子女有(31.6)无133(23.1)子女是否在身边全部(33.3)部分9120(22.0)无173(17.6)护理照顾无需照顾(32.9)配偶照顾(25.2)子女照顾8828(31.8)亲友照顾62(33.3)保姆照顾247(29.2)

因素n居家养老(n=228)χ2值P值视力正常9922(22.2)花眼(33.6)近视3613(36.1)白内障4811(22.9)听力正常(29.5)轻度下降(35.4)重度下降(29.5)行走能力能自己行走(31.5)行走不灵便(35.9)依靠器械8822(25.0)卧床92(22.2)慢性病数量无100(0.00)种(25.9)2种及以上(34.6)ADL完全正常(28.2)功能下降(41.7)功能障碍(32.3)抑郁无(33.6)有(44.5)

变量BSEWaldχ2值P值OR值95%CI月收入(元)-~0.920子女是否在身边-~0.961患慢性病数量~2.247抑郁-~0.810

3 讨 论

本调查选择居家养老方式比例高于李敏〔7〕对北京市老人养老意愿的调查结果(12.5%),这也说明了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认可和接受了居家养老这种新型的养老方式。随着“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变化及年轻子女外出打工较多,传统的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老年人养老需要〔8〕。目前我国机构养老发展尚处于萌芽阶段,存在资金短缺,设施不完善等缺点〔9〕;而且机构养老使老年人和子女分离,老年人在精神上无法得到满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建立,对减轻国家负担,弥补传统家庭养老的不足,健全和促进城市社区服务体系的发展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0〕。

上一篇:傣侗藏农村老人慢病失能现状及老年康复需求分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