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我还能活多久

一位晚期肠癌老人在子女的陪伴下前来就诊。老人面无表情地坐着,好像很不情愿的样子。女儿在喋喋不休地述说着母亲的症状,因为家人没告诉老人真实病情,症状也围绕着过去的慢性病描述。当我再次和老人沟通,问她前来希望得到什么帮助时,她冒出一句话:“我还能活多久?”可见她已猜到自己的病情并在担心自己生命大限的时间了。 这是一个很难马上回答的问题。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追求生命的长久。当患了癌症时,首先想到的是“还能治吗?”“还能活多久?”于是死亡的问题自然而直接地摆在了患者和家人的面前。除了快速发展的医学进步给患者带来可能的生存获益外,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会影响疾病变化和生命存活时间。不久前,我看到一则报道,讲的是台湾的一位教授患癌后的故事,引发了我的思考。这位教授2008年被发现晚期肝癌,手术切下2千克的肿瘤,半年后肺内多发转移,进行了靶向药物治疗、放疗和化疗。2012年,肝脏肿瘤复发,再次手术切除。至今他依然健康地活着,并在多个场合分享自己治愈的故事和体会。他精彩的讲演获得了热烈的掌声,也鼓舞了很多患者。是什么使他在肿瘤晚期就要告别人世时绝处逢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改变。他回顾了自己的人生历程,总结了“十不”的经验,生活回归简单。同时,改善饮食结构,放松心情,加强运动,充足睡眠,获得了长期高质量的生存。 翻开《黄帝内经》,发现古人早就告诉我们应如何保养身体,避免生病和早夭。“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就是说我们要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而养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随着生物钟的变化饮食并有节制,按四季变化规律起居,不过度损耗身体的元气,使你的身体和元神相和,则能尽终天年。大道至简,生命至优。这看起来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我们却往往难以做到。李开复患了晚期淋巴瘤,在治疗中反思自己的心路历程,在死亡线上进行人生的思考,写了《向死而生》。把自己的感悟归纳为补修的七个死亡学分,第一个就是健康无价,总结自己违反正常生活规律的饮食、睡眠、起居习惯和过劳,用生命付出的健康代价。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其名著《存在与时间》里,用理性的推理详细讨论了死的概念,并最终对人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正因为有死亡的存在,才懂得要珍惜生命,思考怎样养生、怎样治病。人不会因终究要死亡这个必然的结果选择不活,但怎么活却是自己的选择。健康的人谈死亡往往比较轻松,因为没有病痛的煎熬和“垂死挣扎”的恐惧。其实,我们身边有许多宣判死刑的患者从“鬼门关”回来,他们一定有着共同的感受。癌症患者直面死亡威胁时,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我们要看到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会有多个节点,即便是晚期癌症亦是如此。我们不回避死亡,但更要考虑当下如何过好自己的余生,使自己释然,做到“形与神俱”,让生命快乐、圆满。 一位晚期肠癌老人在子女的陪伴下前来就诊。老人面无表情地坐着,好像很不情愿的样子。女儿在喋喋不休地述说着母亲的症状,因为家人没告诉老人真实病情,症状也围绕着过去的慢性病描述。当我再次和老人沟通,问她前来希望得到什么帮助时,她冒出一句话:“我还能活多久?”可见她已猜到自己的病情并在担心自己生命大限的时间了。这是一个很难马上回答的问题。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追求生命的长久。当患了癌症时,首先想到的是“还能治吗?”“还能活多久?”于是死亡的问题自然而直接地摆在了患者和家人的面前。除了快速发展的医学进步给患者带来可能的生存获益外,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会影响疾病变化和生命存活时间。不久前,我看到一则报道,讲的是台湾的一位教授患癌后的故事,引发了我的思考。这位教授2008年被发现晚期肝癌,手术切下2千克的肿瘤,半年后肺内多发转移,进行了靶向药物治疗、放疗和化疗。2012年,肝脏肿瘤复发,再次手术切除。至今他依然健康地活着,并在多个场合分享自己治愈的故事和体会。他精彩的讲演获得了热烈的掌声,也鼓舞了很多患者。是什么使他在肿瘤晚期就要告别人世时绝处逢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改变。他回顾了自己的人生历程,总结了“十不”的经验,生活回归简单。同时,改善饮食结构,放松心情,加强运动,充足睡眠,获得了长期高质量的生存。翻开《黄帝内经》,发现古人早就告诉我们应如何保养身体,避免生病和早夭。“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就是说我们要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而养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随着生物钟的变化饮食并有节制,按四季变化规律起居,不过度损耗身体的元气,使你的身体和元神相和,则能尽终天年。大道至简,生命至优。这看起来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我们却往往难以做到。李开复患了晚期淋巴瘤,在治疗中反思自己的心路历程,在死亡线上进行人生的思考,写了《向死而生》。把自己的感悟归纳为补修的七个死亡学分,第一个就是健康无价,总结自己违反正常生活规律的饮食、睡眠、起居习惯和过劳,用生命付出的健康代价。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其名著《存在与时间》里,用理性的推理详细讨论了死的概念,并最终对人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正因为有死亡的存在,才懂得要珍惜生命,思考怎样养生、怎样治病。人不会因终究要死亡这个必然的结果选择不活,但怎么活却是自己的选择。健康的人谈死亡往往比较轻松,因为没有病痛的煎熬和“垂死挣扎”的恐惧。其实,我们身边有许多宣判死刑的患者从“鬼门关”回来,他们一定有着共同的感受。癌症患者直面死亡威胁时,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我们要看到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会有多个节点,即便是晚期癌症亦是如此。我们不回避死亡,但更要考虑当下如何过好自己的余生,使自己释然,做到“形与神俱”,让生命快乐、圆满。

上一篇: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和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乙型
下一篇:没有了

Top